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、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,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。”作為制造業大省,廣東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,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,打造“含金量”高的新型勞動者隊伍。截至2023年底,全省技能人才總量1934萬,其中高技能人才657萬,占比達34%。從支持企業高質量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,到率先全國建設“‘產教評’技能生態鏈”,一系列重要舉措正不斷加快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,為新業態、新模式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。
一線見聞
佛山市技師學院的學生們正在學習如何為工業機器人編程,經過四年的培訓,他們基本具備了“高級工”資質,在就業市場十分搶手。

面向機器人產業提前布局,佛山技能人才培養搶占了先機。隨著工業機器人越來越多被投放于實際應用中,所需人才愈發供不應求,佛山繼續“出招”:讓企業的技術高手與技工院校的青年學生“結對子”,進行不少于一年的培訓。
“校企合作”“產教融合”本質上都是為了破解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“兩張皮”的問題。2023年7月,廣東率先全國建設“產教評”技能生態鏈,在原有“產教融合”的基礎上,創新設置了“中國特色學徒制”,從培訓到上崗,從待遇到保障,均比照正式員工“一體化”管理,將新學徒當做企業一分子。
一線見聞
扎根電線電纜制造二十多年的李楷東是廣東推動企業實行“新八級工”職業技能等級后首批“特級技師”之一,在他的帶領下,技能人才隊伍不斷壯大,技師和高級技師分別達到41人和10人。

廣東技能人才評價改革后,全省新增近60萬人次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,有力充實了產業一線技術力量,為高層次技能人才留在技術崗位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廣東技能人才向“新”出發,與高質量發展相向而行。在系列創新舉措支持下,廣東技能人才結構逐漸從“數量型”向高素質高技能的“質量型”轉變。廣東技能人才正成為產業“高端化”“智能化”發展中的“黃金血液”,扛起“制造業當家”大旗,為廣東制造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。
來源:廣東新聞聯播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